新华社上海8月31日电(记者周杉、丁汀、袁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政楼二楼,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办公室所在地。推开尘封三年的吴孟超办公室,朴素的装修,简单的办公家具,所有的摆设一如往常,仿佛吴孟超院士从未离去……吴老办公桌上的手翻台历,永远停在2021年5月22日。
2024年8月31日是吴孟超诞辰102周年纪念日。近日,吴孟超的办公室首次对外公开。走进吴孟超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件白大褂,挂着一枚党员徽章,党员徽章正下方的蓝色夹子夹着一个胸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0001号,吴孟超|主任医师、教授、院长。这件白大褂陪伴吴孟超经历了无数次的手术挑战,更是他把一生奉献给医学事业的见证。从当医生那天起,吴孟超把所有光与热献给了他人生的主战场——手术室,用一把柳叶刀,挽救和延长了16000多位病人的生命。
不大的办公室堆放着一摞摞书籍材料和一盒盒文件。文件盒叠成厚厚的一摞,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患者来信。“我的救命恩人,二十年前的今天,您为我做的升结肠肿瘤切除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术后刀口长得挺好,已有29年,使我非常高兴。”……吴孟超的学生、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沈锋说:“书信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些年吴老收到的书信络绎不绝。几次搬家,都要用小车来推。”这些信里,有寻医问药的、有康复答谢的,也有学生的来信甚至术后几十年的患者们的来信。“谢谢”是信里最常出现的两个字。
“术后生存10年、20年、30年……”吴孟超在书信背后备注的数字,讲述着一位又一位患者,摆脱阴霾重见光明的故事。
在办公桌的一旁,摆放着数本医学照相册和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一张张拍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白老照片,是吴孟超和同事们在早期攻坚克难,探索肝胆外科事业的珍贵影像记录。
“当时条件很艰苦,很多照片都是手绘上去的,每一个字都是手写的,但现在看来仍然十分精细。”沈锋说。从医77载,吴孟超坚持整理患者病例。他粘贴病灶照片、手写标注患者信息和病理情况,用密封条小心保存……“病人是一本书,治好一个病人就积累了一分财富。”吴孟超这样说过。
ng体育官方网站
吴孟超一生节俭、朴素,自己总是“不大讲究”。在后辈看来,吴孟超“对钱没有概念”:出差住快捷酒店,三餐清茶淡饭,四季几套军装。
吴孟超办公桌上的老式厚玻璃水杯,上面贴着一张吴孟超的工作照。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办公桌上的一个老式厚玻璃水杯,吴孟超用了20多年。吴孟超只有很少的换洗衣物,一件衣服,只要不破就继续穿,关键是要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洁洁。
吴孟超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下班时必须随手关灯!”通常,吴孟超下班时间要比别人晚一个小时,他会利用这段时间去病房查看自己当天的手术病人。当他从监护室回到二楼办公室,会把办公室和二楼的灯全关掉,才安心下班。
如今,吴孟超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办公室里的那盏灯,不再亮起,但再次踏入这间办公室,仿佛吴孟超从未走远。他的精神仍照亮后人,他的教诲言犹在耳——“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