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强调,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8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
对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多次部署,是党中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顺应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对贯彻落实稳产保供提出的新要求。在大农业观、大粮食观指导下,我国“粮袋子”更加饱满,2023年人均粮食产量增至493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基本完成从“吃饱”向“吃好”的跃迁,进入追求营养健康的新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转变,谷物供能比下降,肉类供能比增长。中国人均肉类食用需求将从2023年的55.67千克提高至2035年的78.94千克。
大食物观的提出,主要是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国居民食物需求日益多样化,居民膳食结构逐渐平衡,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食物来源。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逐步迈向追求营养健康的新阶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每日热量、蛋白质、脂肪消费量分别为3340千卡、105克、106克,与1980年相比,分别增长57%、95%、208%。从结构上看,食物消费逐步多样化,主食在膳食营养中的地位明显降低,蔬菜、水果及动物产品消费量明显增加。
要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就不能光盯着耕地,还要注意对森林、草原、水域等耕地以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方面要继续夯实粮食产能,加大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打造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积极发展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等绿色农业,加快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推动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发展。
一日三餐,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粮食供应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以占世界9%的NG体育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既是奇迹也是挑战。面向未来,我们更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不断拓展传统的以粮食为主的食物边界,让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更丰富,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