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NG体育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 > 情感

歌谣吟唱七十年(一)

时间:2024-06-05人气: 作者: 小编

  新中国成立以后,晋城市各县,各种革命歌谣大量涌现、其中高平尤丰。众多民间“秀才”在新生活的感悟下由原来秧歌曲调填上了反映新时代变化的内容,编成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的文艺作品演出后,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其中有一首高平宰李村,孙生才演唱的《保卫解放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因为演唱此歌,在当地广受关注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追捧。

  是高平秧歌的调子,伴奏是简单明快的锣鼓、梆子声,欢快,有力,充满信心和勇气。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平人民是唱着《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和《东方红》的歌曲迎来全国解放的;同时也演唱了好多反映本地战争生活的秧歌小调。

  既是对敌军疯狂乱炸行为的无奈,也是一种对战争残酷的抗争。人民群众纷纷动员起来,团结一致,一起支援八路军及抗日队伍纺线织布、做军鞋、送公粮,即使小媳妇、大姑娘也积极参加劳动,热火朝天忙救国。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这样的历史,这样的民心。犹如现在八十多岁的老人每当回忆过去,总是微笑着自豪地说:革命的胜利是从我们儿时唱歌的胜利上开始的。就像秧歌里所唱的:

  有一首小曲《大家联合打东洋》歌词很好,是两个人在一起对唱,有《黄河大合唱》的韵味,想必当时是很流行的作品。歌词是:

  1945年6月高平全境解放,被日寇侵占5年之久的高平人民扬眉吐气,斗志昂扬。大批青壮年积极报名参军参战,仅同年8月份就有4000多人参加八路军到外地作战,有人负伤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9月10日蒋介石对上党发动进攻,高平又有400名民兵和1000余名民夫参加了上党战役,在一个多月的战争中,累计有3万多人参战,有力地支援了上党战役的胜利。在1946年至1949年,多次组织全县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开展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开展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群众运动。”搞土改、斗地主、分田地,老百姓过上了好时光。群众还没有从翻身得解放的兴奋中醒来。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同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长达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为了保家卫国,青年人纷纷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抗抢上战场。高平儿女不畏敌,战场杀敌逞英豪。

  诵现出好多战斗英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崔建国,曾荣获一级英雄称号。朝鲜金日成主席授予他“中华男儿”的光荣称号。1951年10月17日,他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上载发,后改编成连环画广为流传。1952年10月1日,他作为志愿军代表回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正如中国军网中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崔建国在战场上的生存法则,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也要毅然亮出自己的宝剑,瞬间迸发出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胆战心惊;让战友充满信心,豪气当头;他们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以崔建国为代表的革命英雄都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是祖国和民族不屈的脊梁!”

  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也唤醒了民众的觉悟,唤起了人民的力量。如《游击队真勇敢》、《八路军下圪台》、《中国人民不怕死》、《劝郎参军歌》、《送丈夫》、《当兵歌》、《最后胜利有保障》、《高平解放》等歌谣,唱出了高平儿女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积极参战,奋勇杀敌的心声。

  旧社会城乡流行的歌谣,除反映兵荒马乱,战争年代人们对积弱苦难国家的,灾难的无奈,青年人只有勇于抗争去前线打击敌人,妇女儿童老年人去逃荒避灾躲难,别无它法,《逃难歌》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多数是反映农村苦难生活的,虽免不了有淫词艳曲浪语戏言夹杂其中但也从客观的角度唱出了当时低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如《十二月忙》、《长工恨》、《光棍苦》、《老来难》等。

  五十年代初期,随着南方剿匪的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全国农业生产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农村互助组、合作社的逐步建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扫盲教育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提昌妇女放足,把封建时代长期摧残少女(三岁不缠五岁缠,七八岁上就难缠。)的“顽疾”终于根除;剪头发改变了年轻妇女的“老态”形象,使她们变得更俊俏更精神了,同时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去梳辫盘发。只有新中国才能够把妇女真正解放,这既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

  五十年代末期,人民生产积极性异常高涨,为改善干旱地区群众吃水困难,米山公社南朱庄大队,于1958年修建了“幸福渠”引水进村上山,全村民众欢呼不已,自编了这样的歌谣:

  到了六十年代初,因五八年“”,大搞钢铁,食堂化运动的“浮夸风”,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群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人们饿的面黄饥瘦,全身浮肿,气若游丝,连走路都走不稳,更不能参加劳动。人人着急没办法。后来就有人把这段日子编成了小曲《煮粗糠》:

  好在,党中央毛主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制定了新的发展生产计划,这样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

  1958年8月,在“”运动的高潮中,毛主席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指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中央下发文件后,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在探索中发展,逐步实行四级合算制度,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号召社员爱国家,爱集体,以社为家,大公无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凡是人民公社社员几乎都会唱《人民公社是金桥》、《人民公社好》等歌曲。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吃饱饭是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此时,山西昔阳县大寨村曾是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极差,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小山村。在支书陈永贵带领下,通过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硬是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筑砌了层层梯田,引水灌溉,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各地掀起了“农业学大寨”高潮。平整土地,山头建水池,平地挖水渠,田间地头学大寨精神,大寨歌曲满天飞。《学习大寨赶大寨》、《一花引来万花开》、《大寨红花遍地开》、《敢叫日月换新天》等,其中一首《农业学大寨》人人会唱,印象最深;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曲子不长,易学易懂,好记好唱又好听。工人在工厂唱,群众在田间地头唱,学生在学校唱。可以说这首“泱泱大度,恢宏壮阔,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歌,至今它的旋律仍然令人神往。

  到了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八十年代初,农村逐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群众腰包越来越鼓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同时也产生了一丝忧虑。但总归是歌儿唱的更欢了。

  1984年,国家行政改革,原来的人民公社改称为乡镇,农村也由原来的生产大队变更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八十年代末确立了农村选举制度。村民以自己的意愿可以选,有能力、肯实干、大公ng体育官网入口注册无私、作风正派、讲信义的人当干部。民主监督、公开、公正、公平,民主选举当家人、领头羊。你听他们编的歌谣:

标签: 娘不再反抗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