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NG体育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 > 情感

男性的友谊危机愈演愈烈

时间:2024-10-20人气: 作者: 小编

  过去一段时间,包括《》《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卫报》等媒体就此推出了一系列以“男性友谊危机”为主题的文章。起因是2021年美国“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的一项友谊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尽管美国人的友谊状况经历了明显的衰退,男性的情况更为糟糕。与1990年相比,拥有6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55%降至27%;没有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3%上升至15%。

  也是在这项研究中,“友谊衰退”(friendship recession)一词被正式命名。

  前段时间,我们就“友谊衰退”现象发布了文章《“友谊衰退”如何成为一种流行病?|读刊》,探讨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会陷入“习得性孤独”?友谊是如何被置于危险之中的?在现代生活体验中,成功的友谊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如何能得到维持?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要聚焦讨论这项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发现:男性的“友谊衰退”及其背后成因。一方面,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男性不善于表达情感,也不太需要亲密朋友。但多项研究表明,男性对于亲密友谊的渴望并不亚于女性。自童年到青春期中期,男孩们对待好友的表现更是证明了,他们亦是情感直给型选手。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此外,如果传统的男性气质规范是阻碍他们拥有亲密友谊的罪魁祸首,是什么让性别观念上理应更为进步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的浪潮中挣扎不前?

  “友谊衰退”,这是2021年美国“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的调查研究中首次发明的词汇,用来形容当代美国人的友谊状况堪忧。在这项不断被西方媒体援引的最新研究中,超过一半的美国男性表示对现有的友谊状况感到不满。与1990年相比,拥有6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55%降至27%;没有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3%上升至15%;即使在最为社牛的男性中,只有30%的男性表示他们在近期与朋友分享了私人感受,21%的男性表示他们从朋友那里获得了情感支持。

  英国的情况类似。来自英国调查公司“YouGov”发布的“友谊研究报告”发现,八分之一的英国人表示他们只有一位可称得上“密友”的朋友,7%的人声称自己没有“密友”,还有51%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很难结交新朋友。在声称自己没有密友的受访群体中,男性的数量比例高过女性。事实上,早在2018年,一项针对英国男性精神健康的研究就已经敲响警钟,在这项覆盖2000位受访人的调查报告中,每3名受访男性中就有1名说不出一个亲密朋友的名字。几乎一半(47%)的男性表示不会和朋友坦诚自己最近遇到的问题。

  另一项2021年发布的全球孤独研究(Loneliness around the world: Age, 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分析了46054名生活在237个国家、岛屿和地区的人群孤独状况。报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年轻人的孤独感高于中年人,中年人的孤独感高于老年人。此外,男性的孤独感比女性更为强烈;生活在个人主义国家的男性不仅更容易感到孤独,他们体验到的孤独感夜更加强烈、持续时间也更长。

  有意思的是,相比其他个人主义国家,美国男性的“友谊衰退”现象最为严重。《经济学人》刊发的文章《为什么美国男性最孤独》(Why Men are Lonelier in America than Elsewhere)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是美国版的男性气质。“在美国男孩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直被灌输,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男性,就需要具备以下的特质:克制、独立、以碾压他人为代价的竞争能力。”常年致力于研究男性友谊的精神分析师罗伯特·加菲尔德说道。

  在上述援引的多项研究中,年轻男性,尤其是单身男性的友谊状况最为糟糕。每5名单身男性中,就有1名男性表示没有任何亲密朋友;在被问及遇到问题时,会向谁寻求情感支持时,36%的年轻男性表示会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帮助,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仅为24%。研究者认为,这不仅因为相比朋友,父母很少会拒绝自己,同时自2008年大萧条之后,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与父母同住。

  已婚男性的友谊状况之所以没那么糟,更多是妻子的功劳,一方面,已婚男性可以共享妻子已有的社交圈,同时妻子也会更积极地安排社交聚会,帮助男性拓展更多社交活动。不光如此,相比于已婚女性,已婚男性更常向妻子寻求情感支持,而女性则倾向于同时向朋友倾诉。“光就这点而言,男性的确从婚姻中获益更多。”研究人员丹尼尔·考克斯(Daniel A. Cox)在接受一档播客节目采访时提到。

  一种看上去成立的解释,来自我们的日常经验:男性不善于表达情感,也不太需要亲密朋友。对于前者,不少心理学研究都曾为此背书,男性维系友谊的方式是分享活动,女性维系友谊的方式是分享情感。对于后者,美国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的西部牛仔形象,中国古典文化中孑然一身的游侠,将源远流长的刻板印象刻进了男性气质的文化基因里。当然,还有一种被高度英雄化的男性友谊传统,所谓两肋插刀、出生入死、知心换命。但无论哪种,与其说它们是男性真实的友谊状况,不如说是被社会建构、进而被涵化的现实。

  在《深层秘密:男孩的友谊和关系危机》(Deep Secrets: Boys’ Friendships and the Crisis of Connection)一书中,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奥比·韦对100名13至18岁的美国男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发现,从童年到青春期早期,男孩们提起自己的好朋友就仿佛是提及自己在世界上最爱的那个人——可以完全倾吐心声,敞开心扉。然而,进入后青春期,许多男孩开始说他们不需要朋友,担心同性之间的亲密友谊会让他们看起来“像个女孩”。这在白人男孩中更为明显。

  延伸阅读:尼奥比·韦的《深层秘密:男孩的友谊和关系危机》,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有中译本)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彼此相爱……就是这样……你无法解释这种扎根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想,在生活中,有时两个人真的可以理解彼此,对彼此产生信任、尊重和爱。这是人类的天性。”一名叫作贾斯汀(Justin)的15岁的男孩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对好朋友的情感。

  等到了22岁时,贾斯汀对待友谊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互相开开玩笑。没有什么严肃的交流,我不和任何人分享我的感受,甚至不和我的女朋友分享它。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就只是我不会这么做。如果朋友需要钱,我会把钱给他,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我的感受,我不会和任何人说。我觉得它是我个人的选择。”

  在发展心理学中,16岁到19岁是青少年步入成年、习得男性气质的阶段。在韦的研究中,16岁到19岁正是男孩与过往朋友逐步失联的阶段。“他们开始不愿意与同性朋友亲近,不愿面对与表达情绪,害怕自己因此被贴上娘娘腔、不成熟或者同性恋的标签。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关注自己是谁,而是开始迷恋他们不是谁或者不能成为谁。在美国文化中,同性亲密和情感上的敏感性长期与性取向(同性恋)和性别(女性)联系在一起。作为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回应,男孩们自觉变成了自主、坚忍、自我孤立的男人。”与此同时,16岁到19岁是美国男性自杀率急剧上升的阶段,比例是同年龄段女性自杀率的4倍。

  由此可见,男性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情感文盲(emotional illiterate),不渴望亲密朋友,而是一种——如果我们挪用术语来说,“习得性衰退”。一方面,传统的男性性别规范不允许男性拥有情感、承认脆弱,因为这些不会为他们带来成为男人的社会资本。但是,我们都知道,与朋友分享脆弱、寻求情感支持恰是任何人获得亲密友谊的关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男孩成为一个被《衰落的男性》作者称之为“标准”男人的时候,他们并非得到了内在的成长,而是习得了一系列符合“男箱”(The Man Box,用以指称支配性男性气质所需的行为规范)标准的行为,并与其他男性建立了一种“男性社会望”(homosocial,语出赛吉维克,被收录于上野千鹤子的《厌女》)绑带。而主流文化却倾向于将这种有毒的男性同盟关系等同于友爱的兄弟之情。

  “我认为男性其实非常渴望与朋友的亲密关系。然而这种亲密性的达成对他们来说极具挑战。”在《》的文章《为什么男性那么难以交到亲密好友?》(Why Is It So Hard for Men to Make Close Friends?)中,心理咨询师尼克·法格(Nick Fager)指出。

  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如果传统的男性气质规范是阻碍男性拥有亲密友谊的罪魁祸首,为什么性别观念上理应更为进步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的浪潮中更为挣扎?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研究男性友谊的精神分析师罗伯特·加菲尔德的观点。他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时还提到,新一代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中挣扎不前的另一重原因是他们的成长教育与过去几十年的新现实之间产生了断裂与脱节。这一新的现实正是源于女性主义和性少数权利运动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孕育的新的情感连接方式。“就长远来看,这一新的现实将有助于男性建立良性的友谊关系,但就目前来看,他们还处在抵抗阶段(fighting phase)。”加菲尔德补充说道。

  事实上,不少年轻男性已然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24岁的采访对象马克·沙佩罗(Marc Schapiro)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中就自陈道:“我一直被教导男性友谊的特点是‘坚忍,缺乏向外的情感表达’。如今,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另一种友谊形象,尤其是女性如何彼此表达情感又如何相互支持。我很希望自己也能这么做,但它和我从小接受的有关友谊的信念完全不同。反观我和我的那些哥们儿打游戏、扯闲天,其实并不能满足我对友谊的真正需求。”

  对此,尼克·法格在《》文章中给出的建议是:练习脆弱,哪怕它让你感到不舒服。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向你的朋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受。对于维系一段友谊关系来说,告诉对方你尊重他、信任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但沟通情感并非易事。这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我们对于情感的感知,还涉及情感的表达能力,或者,让我们借用伊娃·易洛斯在《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情感的读写能力。在这本书中,她着重讨论了过去几十年情感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以“情感”为核心的文化图示的诞生。

  在本书的第二章,她首先阐述了情感场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出现以及由此孕生的情感能力(emotional compenence)。易洛斯指出,贯穿整个20世纪,心理治疗、经济生产率和女权主义这三种文化理论相互交织、重叠在一起,为情感文化提供了基本原理、方法和道德推动力,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将情感从内心生活的领域中提取出来,并将其置于自我与社交的中心位置。这也带来私人领域的理性化和情绪的商品化进程。

  延伸阅读:《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法]伊娃·易洛斯著,汪丽译,浦睿文化 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而情感能力(在心理学理论中又被称作“智力”),按照易洛斯的定义,即自我意识,是一种能觉察到他人感受、谈论它们、共情彼此,并能为某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情感的读写能力则要求人们能够从经验的快速流转和非自反性的本质中抽离出来,并将情感经验转化为情感文字,进而使其成为一系列可待观察和掌控的实体。(按照易洛斯的分析,情感与文本性的交织也存在将情感本质化的风险,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在分析互联网交友现象时,易洛斯认为,互联网是一种相当注重心理学的技术,某种意义上,它正是以人们对自我的心理学理解为前提,并鼓励人们在社交上运用心理学模式。因此,在她看来,那些特别重视情感语言交流,那些最有能力公开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自我的人,才能在网络上建立起私人的恋爱关系。他们也最擅长按照疗愈性模式(心理学理论的助推)来建立情感联结。

  当然,易洛斯的分析更多针对的是亲密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理解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里的挣扎。这种挣扎不仅在于双方是否能够且有意愿暴露脆弱与情感,还在于双方是否能够将易变的、短暂的与情境性的情感体验诉诸语言的能力要求。相比之下,女性因为20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和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涌现的互助/疗愈性叙事实践,更容易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建立并维系友谊。同时,我们也能更加理解,为什么已婚男性在需要情感支持时,更多转向妻子而非朋友。

  “会不会地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无止境地接近某种模糊的目标——比如研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科技,发展出越来越复杂晦涩的文化形式?会不会这些东西只是自然地潮起潮落,而生命的意义亘古不变——去生活,和他人相伴?”

  “会不会地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无止境地接近某种模糊的目标——比如研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科技,发展出越来越复杂晦涩的文化形式?会不会这些东西只是自然地潮起潮落,而生命的意义亘古不变——去生活,和他人相伴?”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回到“友谊衰退”这一现象本身。正如开头所言,尽管男性的“友谊衰退”现象更为严重,但更大的背景是,友谊的衰退,或者说,一种群体性的孤独,是更大范围的“流行病”。

  不少西方媒体都给出了重建友谊关系的方案。除了上文提到的练习脆弱,还包括不要自以为友谊会天然有机地生长,要多和朋友联系,哪怕是在社交媒体上主动问个好。

  《卫报》的系列文章也指出互助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只和邮递员说话”: 如何摆脱习得性孤独——实现社交遨游》(‘Some weeks I only speak to the postman’: how to escape learned loneliness – and soar socially)采访与记录的几段友谊大多提到了朋友之间共度时艰的时刻,并将其视为友谊过程中最重要的体验:有人感激友人在病中给予的支持,也有人回忆自己与朋友在共同经历死亡、人际关系问题、生育焦虑等问题时的相伴。

  但在这些具体的策略之外,现代人所面对的关系处境更像是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称之为的“液态的亲密”——渴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书的开篇,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描述了一幅德国耶拿“天堂”火车站的巨型广告——一个黑发美人站在浴室里,身体被轻雾一般的白色肥皂泡所簇拥。广告语说:“为了呵护您的肌肤。”

  延伸阅读:《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德]伊丽莎白·冯·塔登著,顾牧译,万有引力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

  塔登认为,“肥皂泡的拥抱”这一意象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人既渴望亲密,又想彼此拉开距离的矛盾状态:脆弱的身体在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中得到了接纳,但在漫长的历史中,脆弱的身体同样经受了各种形式的暴力伤害。尽管在现代社会,暴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但这种对暴力的体验依然鲜活,决定着人们对亲密的期望、体验、不安和失望,让现代人不断思索应该拒绝什么样的亲近,可以有什么样的欲望,以及可能会承受什么代价。

  “只有脆弱的人才可能会有共鸣,能够被亲近的只有那些没遭受过暴力的人。”就此而言,我们或许可以将生命的脆弱性与无法被暴力褫夺、彼此依赖的根本处境,当作重新思考友谊的起点。NG体育

标签: 情感定义心理学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