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NG体育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 > 美妆

张锦秋:唤醒中华建筑魂

时间:2024-10-20人气: 作者: 小编

  我有线月,金秋季节,她在“锦官城”成都呱呱坠地,长辈取名为“张锦秋”。

  这个名字正好对应着叙事的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哪知道多年以后,张锦秋真的成了个“人物”。

  从1987年至今,她一直担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1年,她获得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

  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她荣获梁思成建筑奖;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评选中,她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上有名……

  对于这些荣誉,张锦秋不太在意。“建筑师就是个服务行业,不必看得那么高。”说话时,她带着一丝微笑,慈祥,谦和。谈及开心处,她掩面大笑,发出“真逗”、“特逗”的感慨,和蔼亲切,一见如故。

  她的办公室里除了书就是花草,离西安北城墙只几步之遥。城墙维系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魂魄,而张锦秋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心血,设计出一座座雄壮秀美、质朴舒适的建筑作品,和城墙一并呵护着西安,传承着中华建筑的千年文脉。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字里缺少“事件”成分的张锦秋,小时候对讲述“事件”的文学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

  1948年,她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进入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后更名为本立第二女中)就读。很快,学校图书馆里的老师就认识了这个小姑娘,因为她成了这里的常客。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屠格涅夫……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她悉数拜读。很快,小小图书馆满足不了她的胃口―――能读的书她都读了。

  张锦秋至今记得,家里的餐厅、卧室都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她经常在这些桌子的大图板上写作业。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张锦秋有事没事就拿来翻翻,当娃娃书读。特别是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张玉泉设计作品的照片,“照片上的房子好漂亮,都是我姑妈设计的,我可自豪了。所以,从小我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1954年,张锦秋如愿迈进清华大学校门,就读于建筑系。从1961年开始,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术泰斗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的书房成了师生之间的另一个课堂。张锦秋对这个“教室”里的摆设历历在目:“书房朝南,两个大窗,十分敞亮。房间东端当中布置着梁公的书桌。书桌对面的西墙排满了书架。书桌右前侧是一条长沙发。左前侧是木茶几和靠背椅。小屋子简朴舒适,紧凑而不拥挤。冬春之交,梁公喜欢在书桌右角摆一盆‘仙客来’,挺秀的朵朵红花显得生意盎然。”

  张锦秋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怀着一份忐忑,她走进了梁思成的书房。“那是一个黄昏,斜晖脉脉,书房的空气宁静舒缓。梁公笑容可掬地坐在他的圈椅上,又像ng体育官网入口注册是讲正事,又像是聊天地谈了起来。”张锦秋曾经这般诗意地写道。结果,梁思成尊重她的意愿:“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

  后来,张锦秋的研究课题与颐和园后山有关,其中涉及乾隆关于后山西区风景点的11首诗作。由于乾隆写诗喜欢用典,有些近于冷僻,张锦秋就用小纸片抄好这些诗句,向梁思成请教。“万没想到,对我的提问,他随口就说出了出处。”张锦秋举例说,像“椰叶定无何足拟”句中的“椰叶”的出处,梁思成立即说这引自《吴都赋》“槟榔无柯、椰叶无阴”一句。

  莫宗江对张锦秋的研究指导自有一套。他先让张锦秋研究颐和园“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游览道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再让她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然后给她定的毕业论文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西区风景点的园林现状和造景经验。“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

  1966年,形势正紧,张锦秋的清华园学习生涯也画上了句号。由于参加国家“三线”建设,她来到了西安。

  “总括起来,我主张传统(民族的、地域的)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传统方面,侧重于环境、意境和尺度;在现代方面,则侧重于功能、材料和技术”,张锦秋以这样的设计理念,近20年来在陕西特别是西安风生水起,奉献了一座座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佳作: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法门寺工程、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群贤庄小区、西安市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西安市博物院、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基于她的非凡成就,2005年西安市政府为她颁发了首届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承传与交融》一书中,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著名建筑与城市设计家彼得・罗先生用相当的篇幅对张锦秋的作品逐一分析,并写道:“摆脱了20世纪80年代修正论思潮对建筑评论和批判的影响,建筑师们能转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近年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作为第三代中国建筑师的领头人。”

  她说自己设计理念的源头在梁思成那里。她拿出大量时间通读了梁思成关于传统建筑古为今用的全部著述,并认真地做好学习笔记,归纳出梁先生的建筑创作思想,即主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反对生搬硬套、穿靴戴帽的“半吊子”建筑,在此基础上要随时代之发展而革新,实现古为今用,创造中国新建筑的途径。

  张锦秋放眼世界,清晰判断当代城市艺术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应当格外强调“和谐”这一特质。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她在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建筑”的理念。在她看来,这一理念的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提倡不同因素的协调,反对相同因素的一律,即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说明不同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即音虽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地加以组织,就能奏出和谐的乐曲。

  “先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有助于我们建筑师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张锦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13朝古都西安曾经声名显赫,但由于岁月无情的洗涤,历史遗迹大多荡然无存,古都的风范显得势单力薄。张锦秋以自己的力量,在西安唤醒了中华传统建筑的魂魄,赢得赞誉无数。

  对吴良镛先生,张锦秋怀着由衷的崇敬。他的一席话,张锦秋至今难忘:“张锦秋,你是个建筑师,你可要坚持原则啊,不要拿原则做交易!”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