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界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苏州、杭州、北京之类的繁华区域,很难诞生出特色菜,究其原因,这些地方人口往来频繁,自然物产又和周边相似,很难构建起美食的护城河。同时当地的美食往往去个性,求经济,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缺乏特色。
苏州的母油船鸭则是其中另类,是苏州少有的几道本地名菜。背后的答案,在菜名中已经暗示清楚。考古学者发现,一件出土器物常常是周边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纹饰、造型、工艺、审美各有源头,最后在某个时间点汇聚为具体的实物。此类研究方法被称为“文化因素分析法”。如果针对母油船鸭做一次“美食考古”,其起源、发展有很多趣闻,值得细细品读。
母油船鸭由“母”“油”“船”“鸭”四个字构成,本文依时间顺序而非菜名顺序,按照“油”“船”“鸭”“母”的结构,层层解读,像剥洋葱一样寻根究底。
我国周朝即有酱油,相传先民用肉、鱼制酱,统称为“醢”(hǎi),甚至出现专门管理的“醢人”。历经上千年的工艺改进,北魏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记载了用大豆为原料生产的“酱清”,即酱缸中的澄清液体,已经比较接近今日的酱油。
一如其他中华美食,在具备了基本的生产要素后,各地就开始了百花齐放式的竞赛,同名之下,味道却是千奇百怪。酱油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麸皮、食盐等物,经过发酵、暴晒等程序酿制而成。各地酱油配料以及制作工序不同,造成其品种多,范围广。
酱油的精华是“母油”。清代中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酿造酱油时,半成品要在三伏天放缸中暴晒,晴朗的夜晚要通风换气,等到深秋时节,撇出的第一层酱油,即母油,按照季节,又被称作秋油”。借助三伏天的高温,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更有风味。
江南各地都有母油,苏州产的质量最好。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苏州卖的秋油分成上中下三等,在他的菜谱中,秋油被广泛应用,不管鸡鸭鱼肉,或者豆腐茄子,都可以加上小杯秋油增味提鲜。据笔者统计《随园食单》共计有326道菜,其中62道加了秋油,占比19%。
直到今天,母油依然是苏州人的最爱。每到深秋,当地人就早早到手工作坊买最纯正的第一茬酱油。
母油船鸭里面的“船”指的是船菜。苏州船菜分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渔家日常菜,就近取材,多为河鲜、水禽与蔬菜;狭义指在画舫游船上设酒置宴,专门招待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兼具美食与旅游两大功能。本文涉及的船菜特制后者。
苏州船菜的一大特点是每一类菜都有专门的烹饪器具,荤素分开,煮鸡肉的锅绝不能放鸭肉,要保证原汁原味。现在的小饭店恨不得一个锅能炒百样菜,失去食材本味。袁枚就曾评价道,低水平的厨师把鸡鸭鱼肉放一锅煮,让味道混杂,失去自身特色。他还开玩笑说,鸡鸭鱼如果在天有灵,恐怕要到阎王爷门前告厨子的状。
苏州船菜的掌勺者一般为女性。船菜吃的是美食与美景,要看风景需有人撑船摇浆,男性自然承担体力活,厨房就此由女性接手。苏州人袁学澜写的民俗专著《吴郡岁华纪丽》提到船菜放在大画舫上,里面男女混杂落座,席间有歌舞伴奏。船娘则把食材、厨具与调料等物搁在另一条船上,相伴而行。酒席与厨房分开,宾客远离油烟,专心享受湖上景色。
苏州船菜的名称极其精致。《苏州市志》记载了一份完整的船上宴席菜单,其中正菜有珠圆玉润、卸甲封王、王不留行、黄袍加身、江南一品、八宝香车、紫气东来、八仙过海等。光看菜名根本猜不到里面有什么食材,可名称却充满韵味,与江南人文环境很相衬。它们有的取自民间故事,比如八仙过海;有的来源于中药知识,比如王不留行;还有的属于历史典故,比如黄袍加身。借此船菜摇身一变,成为富有姑苏文化底蕴的特色菜肴。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的苏州船菜已经来到岸上,由著名的得月楼等老字号菜馆继承与发扬。
江南地区没有高山大川的阻隔,内部的物质文化交流频繁,苏州有的物产,旁边的上海、无锡等地也有,因此苏州菜与上海菜、无锡菜没有根本性区别,双方的原料作法相通,无力形成特色。在此背景下,苏州想形成特色菜系,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或者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典型是北京,老北京特色的卤煮原本是下层民众吃不起肉,靠下水当替代品,它最终由下而上变成北京特色美食。
苏州船菜则是自上而下的典型,类似军用技术转民用,姑苏士绅通过精挑细选,以精致的做菜手法与富有韵味的菜名,生成船菜名单,成为苏菜严选。“严选”一词本是网易为贯彻“严选好物,用心生活”而诞生的概念。但其精神内核早就存在,船菜就属于苏州的严选,能入围的菜品都是经过最挑剔、最细致的筛选。
原本船菜不会明码标价,完全让客人按照心意给钱,由于顾客多为富豪士绅,财雄势大,出手阔绰,店家收益丰厚,也带动苏州其他厨师学习做船菜。
苏州船菜是苏菜的最高标准。其菜单中很大部分是成名后,厨师特意加上的。为了不拉低船菜身价,厨师以最严格的标准挑选入围菜品,只有最精致最美味的佳肴才能入选船菜之列。
苏州周边湿地众多,适合养鸭。唐代文人陆广微在《吴地记》中说:“吴王阖闾曾在吴县东南二十里远的地方,专门建造一座小城用来养鸭。”颇为类似现代农场,开展专业化经营。唐代与春秋相隔千年,之前的史书《吴越春秋》《越绝书》都未有筑成养鸭的记载,恐怕是后人的杜撰。但其背后却透露出,当时苏州一地有养鸭的传统。
晚唐文学家陆龟蒙是一位养鸭高手,还诞生“能言鸭”的典故。相传陆龟蒙的鸭子被宦官打死,他欺骗对方鸭子能说话,正要进贡天子,要宦官承担丢失贡品的责任。宦官忙拿出金银赠送陆龟蒙,求他不要声张。陆龟蒙解气后告诉宦官,鸭子只会呱呱叫自己的名字。
陆龟蒙之后,苏州的养鸭事业蒸蒸日上,小小的一只鸭子,在苏州厨师的手中变成无上美味,可烧可烤,能酱能卤。清代苏州人顾禄在《桐桥倚棹录》记载山塘街一带的名菜,就有十四道以鸭为名:烧鸭、燉鸭、火夹鸭、海参鸭、八宝鸭、黄焖鸭、风鱼鸭、口蘑鸭、香菜鸭、京冬菜鸭、胡葱鸭、鸭羹、汤野鸭、酱汁野鸭。光听着名字就让人想留口水,苏州人到底有多喜欢吃鸭子,能让鸭子活着走出苏州吗?
在众多鸭子的作法中,母油船鸭以整只煨煮为特色。整烧似乎是苏州菜的一大亮点。比如,流行于苏州的爊味,采用整烧法,作为食材的鸡鸭鹅各部分肉质不同,一般三煮熟三冷却,确保全都能入味。母油船鸭的作法颇为复杂,需要经过煎、烧、煮三种烹饪方式,鸭子要大小合适,能放在小砂锅中,经三小时的焖煮方能入味。因鸭肉脂肪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适用于各类人群。
“母”在母油船鸭一菜中代表时间,表明该道菜适合在深秋季节端上桌。酱油是秋天头一茬。“秋高鸭肥”,天气转凉时,脂肪含量高的鸭肉炖汤最是诱人。母油船鸭的菜名中,蕴涵着苏州人不时不食的美食观念。
中国各地都有反季节蔬菜,它们生长在大棚里面,土壤水分光照都与当地蔬菜没有区别,在严冬之中吃上新鲜蔬菜对人而言是一种享受。苏州人则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反季节的蔬菜,明显不是特别热衷,很多老一辈都视此为异端;当然,对于刚刚上市的蔬菜,则可以卖到比较高的价格,菜贩子称之为“头市货”,当地百姓的购买热情很高,哪怕价格稍贵,过了早市基本就买不到了。当地还编写了大量按照节气吃东西的民谚俗语,比如最普通的毛豆,就有四月毛、五月毛、六月毛的说法。
对时令本味的追求是苏州饮食的精髓,苏州人自古就有遵循时令吃饭的习惯。西晋苏州人张翰看到秋风乍起,便想到家乡的茭白、莼菜与鲈鱼,于是辞官归家,被人总结为“莼鲈之思”。这三样食物并非只有在秋天才能吃到,但苏州人讲究时令,觉得秋天的茭白、莼菜长得最好,鲈鱼也最肥美,本着对美食的尊重,张翰不做中央公务员编制,也要赶在秋末吃上莼菜羹、鲈鱼片。这表明不时不食是刻在苏州人基因中的传统,属于胎里面带的记忆。
苏州的“碧螺春”,名字里面就带着时间,让人明白春天新摘新炒才最正宗,喝起来味道最好。炎炎的夏日,苏州人喜欢就着绿豆汤嚼薄荷馅的小方糕,清凉解热降火。秋高气爽之时,大闸蟹膏满黄肥,鸡头米软糯香甜,正是品尝的时候。入冬天气转寒,温上一壶冬酿酒,全家老小围在一起,吃着加了猪油的咸肉菜饭,品尝文火焖煮好的母油船鸭,有滋有味等待新的一年。
目前苏州农业工作者较少,市面上的蔬菜瓜果很多来自外地,比如福建土豆、上海花菜、浙江白菜等。相对于量大价低的外来食物,苏州人更偏爱知根知底价格略高的原产蔬果。苏州菜市场中,本地瓜果被采光后,才轮到外地品种。这背后是苏州民众坚守苏州本味,不时不食。
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文化还与儒家精神相契合。孔子对吃饭讲究,食物时间不对,未到季节,就不下筷子。苏州人把刚上市的菜,叫作“头市货”,用来招待客人。苏州人的时令饮食观念博大精深,既有源自儒家的用餐文化,也有代代传承的习惯,更有江南水乡四季蔬菜上市的环境。
苏州很早就用酱油煮鸭,可母油船鸭的名字却是百多年前才出现。从实到名,母油船鸭四字经过重重打磨才拼合为一。母油船鸭中的“船”字很突兀与不自然,鸭子水上能做,陆上也能做,没必要加个“船”字。该菜的本质是用酱油焖煮鸭肉。以此推测,它原本的名称应该是“母油鸭”。
母油的概念出现得也很晚,是王士雄在两百年前提出的概念,也被称作“秋油”。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秋油当作调味料,涉及诸多菜品,其中很多把鸭当主菜,有些用到秋油,按此来说母油鸭原本叫“秋油鸭”。
秋油鸭与母油鸭都是三字组成的词,秋油母油只是名称变换,未有本质上的更改。母油鸭与母油船鸭是从三字词转变为四字词,字数多了,“船”字更与菜名显得格格不入。其背后是中国的音韵美学。
中国的诗句源于四字句的《诗经》。它是孔子整理的先秦诗歌总集,既包含各地的乡土民歌,相当于流行音乐,又收藏贵族正音,类似官方正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深刻烙印在中国文化的基因里面。四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能够传达无穷的情感与意境,且采用两两断句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诗经》开篇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字一读颇为简单轻快。三字句则很难断句,比如“母油鸭”可以读成“母油,鸭”或“母,油鸭”,前者是酱油鸭,后者是雌性油腻鸭子,断句不同产生歧义。口头传播中,难懂的“母油鸭”渐渐变成清楚的“母油船鸭”。
“船”字是厨师与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苏州船菜是顶级菜的代名词,象征着吴中餐饮界的天花板。母油鸭选料简单,不像燕窝鲍鱼以食材珍贵而闻名,也不像文思豆腐、宝塔肉以刀工造型而取胜,更不像红烧河豚以拼死吃而著称,它就是简单的酱油焖煮肥鸭,顶多加点川冬菜、香葱、猪肉丝作配菜,属于家常菜,价格亲民朴实无华。为了打造品牌价值,苏州的商家就在菜名里面加“船”字,贴上船菜标签,让家常菜步入顶级殿堂,成为苏州名菜。
简简单单“母油船鸭”四字的背后有着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更是商家打造苏州餐饮品牌,塑造地方菜系的营销策略。相对古老悠久的苏州美食,百来岁的母油船鸭却通过严选营销,成姑苏招牌菜,为中国营销史留下一个上佳案例。
“苏州好,载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篆细,筵前冰碗五侯鲜。稳坐到山前。”沈朝初的这首《忆江南》,展现游客享用苏州船菜的场景。茶几上的博山香炉点着香料,烟气袅袅恍如仙境,酒席前面摆放着五大碗冰块,散发阵阵凉意。船夫艄公驾驶技艺高超,让船平顺前行,客人感觉像坐在山上一样稳当。
沈朝初的《忆江南》把饮食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为苏州当地推动船菜文化指明方向。苏州船菜应当与旅游路线相结合,比如正月时节“邓尉梅花甲天下”,食客可以边享用美味的船菜,边欣赏漫山遍野的“香雪海”。苏州名胜古迹太多,四季都有适合参观的景点,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安排,真是一种令人感到幸福的苦恼啊。
从母油船鸭往上一字字追溯,似乎能看到吴地民众辛苦地酿造大豆,收获深秋的头茬酱油,似乎能看到作为苏菜底色的船菜起源与诞生,似乎能看到陆龟蒙放养肥鸭,跟别人开着玩笑,似乎能看到苏州人不时不食的美食观念。小小的菜名中仿佛浸透着苏州的智慧与文化,展现吴中风采。
1. 刘杰:《明清苏州菜肴烹饪技术发展及历史影响》,苏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
2. 赵荣光:《中国酱油的发明、工艺演进及其文化历史流变》,《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8. 董敏芳,赵国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苏州饮食文化思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9. 曹健:《“不时不食”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制作研究》,《食品安全导刊》,2021第29期。ng体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