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高端大氣上檔次”“爸爸去哪兒”“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女漢子”“土豪”……2013年,又有一批熱詞熱語進入我們的生活,它們代表了這一年度網絡語言使用的鮮明特征。
日前,教育部、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報告顯示,“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傳承和弘揚中華語言文化繼續成為關注焦點,語言與國家安全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2013年,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在125萬個文本、12億字次語料的基礎上,經過層層篩選,提取出新詞語364條。中國與世界的社會生活及語言使用的特點從中得以體現。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棱鏡門”“H7N9禽流感”“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盤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十大新詞語,反映了2013年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媒體和百姓關注的焦點。
流行詞語方面,“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夢”“自貿區”展現著改革和奮進中的中國﹔“中央八項規定”“老虎蒼蠅一起打”展現了執政新姿態和反腐決心﹔“斯諾登”“防空識別區”記錄了世界舞台的紛紜變幻﹔“土豪”“霧霾”反映了社會的關注。
網絡用語方面,“中國大媽”“高端大氣上檔次”“爸爸去哪兒”“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待我長發及腰”“喜大普奔”“女漢子”“土豪”“攤上大事了”“漲姿勢”等網絡用語,代表了2013年度網絡語言使用的鮮明特征。
網絡多字格方面,“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等紛紛入圍“漢語盤點”及各種“十大流行語”榜單,滿足了一些網友的語言創造欲,體現了語言的娛樂功能。
網絡用語能否成為正式用語?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楊爾弘表示,語言有存在的價值就會留存下來,現在網絡用語能不能留存,留待時間去檢驗。
此外還有一些詞語走出國門。Dama(大媽)、Tuhao(土豪)等“走出國門”,亮相國外權威媒體,引起廣泛關注。一時間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形成關注熱點。不同時代走出國門的詞語際遇不同,有的在外安家落戶,有的仍在“海飄”,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社會發展速度加快,語言交流與接觸頻繁,語言需求多樣,由此引出語言熱點不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一年一度的漢語盤點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房”“正能量”“爭”“曼德拉”分別領銜2013年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和國際詞。以年度語言盤點為特色的新語言年俗不僅盛行於大陸,也流行於港台地區,如香港和台灣的“漢字盤點”、兩岸的“年度漢字”活動。新語言年俗借助新媒體,有效地傳承並創新了年俗文化。
國家語委聯合中央電視台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吸引了6億人次受眾,獲得極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社會各界反響強烈,進一步推動了漢字熱,並引發了全社會對於漢字傳承以及漢字書寫能力的熱烈討論。
人口流動帶來語言變化。在對四川籍外出務工人員的調查中發現,遍及東、中、西部的人口流入與回流日益頻繁。人口流動不僅給流入地帶來了勞動力,也帶來了各地方言,方言與普通話的碰撞與交融,使當代中國社會語言變化呈現出多元特征。
2013年,第一批外語詞中文譯名發布。外語中文譯寫規范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向社會推薦使用了10組外語詞中文譯名:“PM2.5—細顆粒物”“AIDS—艾滋病”“E-mail—電子郵件,電郵”“GDP—國內生產總值”“IQ—智商”“IT—信息技術”“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WHO—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WTO—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田立新透露,日后還會不斷有外語詞中文譯名發布。
與此同時,語言文字標准建設取得新成就。國家標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第1部分:通則》發布,內容涵蓋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規則、示例等﹔國家標准《海底地名命名》發布,對海底地名的命名原則、專名的命名方法和通名的選擇與使用進行了全面的規定。《識字教學用通用鍵盤漢字字形輸入系統評測規則》發布實施,該規范規定了識字教學用通用鍵盤漢字字形輸入系統應遵循的語言文字規范要求。NG体育(記者 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