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乡村要振兴,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把乡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助农业”“为农民”的教育还任重道远。如今,不少地方的乡村学校在消失,乡村教育在日益走向凋敝没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人口迁移力度加大,加剧了人群向城市与城镇的流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忽视乡村教育,对乡村学校投入不断减少甚至断奶,还有一些地方对乡村教师“割韭菜”,让乡村教育很快被“抽干”资源,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乡村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和活历史,是中国文化和智慧的宝库,是新时代的新空间、新载体,也是每一个人的根之所在。乡村教育是乡村改造的中心,也是乡村文化、乡村文明的中心。乡村教育更是改变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是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奠基石。没有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便是一场空。
因此,我们对乡村教育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然更没有乡村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对于农民、农村要怀有深沉的爱,这是乡村教育工作的动力之源。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3周年之际,陶行知曾饱含深情地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随后陶行知还写下一句话送给全校教职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晓庄师范学校就成为了从这样的爱心里出来的学校,一个“爱”字便是晓庄教育的初心。
我们对乡村教育要有良心。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乡村教育更是良心中的良心事业。有人可能会说,“我是城里人,乡村教育与我无关”。其实,不管是大城市人,还是小城镇人,我们的生命中都受到过乡村的滋润,我们的成长都受益于乡村教育。是乡村、乡村教育把我们摆渡到人生的高地。正是那些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的乡村教师,点亮了乡村文明之光、滋润了乡村教育沃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我们对乡村教育要有感恩心。感恩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质,也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大哲学家尼采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名言: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乡村是我们每个人过去的故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根。通过感恩文化的培育、感恩氛围的营造、宽容关爱理解品质的养成,让这些受益乡村教育的人学成归来后再反哺乡村,成为灵魂健康、热爱社会的人。
我们对乡村教育要有责任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始终有一种东西把大家捆在一起,难以割舍,又永远挥之不去,那就是责任。责任铸就使命,责任书写忠诚,责任体现价值,责任诠释人生,责任锻造辉煌。民族复兴,匹夫有责。乡村振兴,更是责任在肩。习强调:“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而如今一些地方被抽空的乡村教育,却又怎能承载沉甸甸的重任,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心,担当起乡村教育振兴的责任,做乡村教育振兴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一是规划兜底。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要求,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县城和中心镇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支持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开展耕读教育。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
二是经费兜底。要明确经费管理的层级责任,让乡村教育经费结构更加均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乡村教育经费供给;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过去,我在四川省阆中市负责区域教育管理时,从2006年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始,明确乡村小规模学校无论学生多少,哪怕几人、几十人,都一直按300人拨付公用经费,从而保证了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是质量兜底。乡村教育应该从分数中突围,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不仅让乡村学生学到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让他们具有建设家乡、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和人格。
一是控辍保学机制。办好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控辍保学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落实好,建好用好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包括辍学学生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等。点燃乡村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激发乡村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欲望,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枝可依,不落下乡村每一个孩子。
二是常态倾斜机制。从人、财、物以及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上给予乡村教育与教师倾斜,对乡村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乡村教师能够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教得好,切实解决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瓶颈。
三是综合评价机制。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对乡村教育的评价应该符合乡村教育实际,有利于乡村教育发展,绝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用同一个标准去考核,用评价城市教育的指标去评价乡村教育。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败。乡村教育要突围与逆袭,必须要坚持好的发展理念。
坚持回归朴素理念。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最持续,朴素的东西最有魅力。朴素至上,朴素的教育最美,乡村教育需要回归朴素。朴素唤回乡村教育的乡土气息,朴素开启乡村学校建设新的思路,朴素赋予乡村校园文化新的面貌,朴素注入乡村课程研发新的活力,朴素打开乡村课堂生成新的格局。过去阆中市一直践行朴素的教育理念,只要你漫步各个校园,你会被处处闪耀着教育朴素的光辉所吸引。阆中市众多乡村学校都把劳动实践课程教学与农村生产生活对接,农民荒废的土地变成了素质教育的良田,散落在农村的农具、工具,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用品,在一些乡村学校找到了安身之所,化身为乡土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记住“被遗忘的乡愁”。而且阆中市农村学校校园环境普遍朴素而清爽,雕塑少、书柜多;喷绘少、手绘多。我们一直倡导师生自己动脑动手营建校园文化,师生们的砖瓦画、蛋壳画、纸浆画、毛线粘贴画,还有他们的雕刻、书法、剪纸等作品,便是最好的点缀,最好的装饰,最好的文化。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为孩子们开设并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不尽是高大上,跳大绳、踩高跷、滚铁环、打陀螺,等等,无不彰显着朴素的气息。
坚持回归常识理念。乡村教育应该从分数与应试的模式中走出来,回到育人的宗旨上来,回到教育的功能上来,回到应有的常态上来。特别是要回到基本的常识上来,那就是做个性化的、特色化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美丽的大自然,纯朴的乡风民风,真诚的乡情友情,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乡村教育一定要扬长避短,顺势而为,不能一味复制城市的教育。
坚持回归本真理念。陶行知致力于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时间、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与万物为友,接受大自然的浸润与洗礼。到社会中,接触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乡村教育坚持回归本真,就是要实现对乡村孩子的“六大解放”,充分释放乡村孩子的天性,甚至是野性,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让乡村孩子能够成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自我发展力,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坚持回归生活理念。教育远离生活、教育与生活完全脱节,容易培养出一个个“巨婴”,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生活教育,他所说的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学生立足生活,依据生活所接受的教育,本身是一个最基本、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学生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做好生活准备的教育,其本身便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的要义之所在。乡村社会是一个拥有巨大生活资源的场所,乡村教育必须指向生活,走进生活,必须取自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取向于乡村日常的生活,必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学习中学会生活,从学会生活中热爱生活,从回归生活的教育中涵养并塑造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坚持回归乡土理念。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说:“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城市生活中,我们时常“手边没有燃烧的火,脚下没有可爱的土,没有刚从地下汲取的水,没有新鲜的空气”,已经远离了安静的自然,已经远离了寄托着情感的乡土。乡村教育必须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对于大自然,对于乡土,对于大自然所蕴含的“活”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文化,不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要立足乡村,做乡土化教育、在地化教育,通过乡土知识和乡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教会孩子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认识养育自己的家乡,也就是进行亲土地、亲家乡、重亲情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让孩子留下乡音,记住乡村,扎下乡根,让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能留在大山会生活,走出大山会生存,飞得再高再远都认同家乡。
乡村教育回归乡土,通过乡村哺育乡村教育,通过乡村教育反哺乡村,这才是我们乡村教育应该有的生态。
(作者汤勇,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1期)NG体育
疫情背景下如何提升 在线英语教育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教师流动受阻,外籍英语教师无法回到课堂...(808 )人阅读时间:2024-10-28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革新 语言教育助力文化共融 ——2024国际
中国日报网7月29日电(记者 马爽)以“文化交流 文明互鉴...(642 )人阅读时间:2024-10-28英语教育应培养学生多元目标
本报讯(记者晋浩天、靳晓燕)“英语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教会...(851 )人阅读时间:2024-10-28河北保定:培根铸魂 教育在创新中蓬勃发展
人民网保定7月28日电 (张继航)夏风吹拂,河北保定古莲花...(952 )人阅读时间:2024-10-28